滋育在襄阳文化中的“米氏云山”艺术 阮宾 / 文

广告位

滋育在襄阳文化中的“米氏云山”艺术

                   阮宾/文

襄阳,这座浸润着千年人文气韵的历史名城,不仅是荆楚文化的重镇,更是孕育艺术奇才的沃土。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自号“米襄阳”,其开创的“米氏云山”艺术体系,正是在襄阳山水的滋养与地域文化的熏陶中应运而生,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独树一帜的美学典范。

一、襄阳:米芾艺术基因的孕育之地

米芾(1051—1107)虽祖籍太原,却在幼年随父迁居襄阳,度过了人生中重要的成长时光。襄阳“东瞰吴越,西控巴蜀”的地理格局,汉水蜿蜒、岘山叠翠的自然风貌,为他提供了最初的山水审美启蒙。据《米氏世系》碑记载,米芾在此地形成了对自然山水的独特感知,其“心师造化”的创作理念,正是源于襄阳山水的磅礴气象与灵动感召。

襄阳文化中的楚风汉韵,更塑造了米芾狂放不羁的艺术个性。楚地崇尚自然、浪漫抒情的文化传统,与汉魏以来文人寄情山水的精神脉络,在他身上交织碰撞。正如他在诗中所写“襄阳米芾有石癖,呼石为兄相尔汝”,对灵璧石的痴迷、与自然对话的赤诚,皆可视为襄阳文化中“天人合一”哲学的具象化表达。这种融于血脉的地域基因,成为他日后开创“米氏云山”的精神源泉。

二、“米氏云山”:襄阳山水的艺术转译

米芾的山水画突破了北宋画坛以线条勾勒为主的传统,独创“米点皴”技法,以大小不一的墨点点染,表现烟云变幻、朦胧氤氲的江南山水。这种技法的形成,与襄阳独特的气候地貌密切相关——汉水流域湿润多雾的气候,造就了“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视觉体验,启发他以水墨氤氲之态捕捉自然的神髓。他在董源“淡墨轻岚”画风的基础上,融入襄阳山水的灵动感,形成“不事勾勒,专以点染”的写意风格,正如《洞天清录》所评:“米南宫多游江浙间,以目所见,日渐模仿之,遂得天趣。”

现存于米公祠的《米点山水》摹本,虽为后人追摹,却依稀可见其“云山草笔”的真意:画面中,墨点疏密有致,或浓或淡,似在无序中暗含山水的结构脉络,展现出“信笔作之,多以烟云掩映树石”的自由境界。这种将自然体验转化为艺术语言的过程,正是襄阳山水给予米芾的独特馈赠。

三、米公祠:“米氏云山”的文化载体

位于襄阳汉水之畔的米公祠,原名米家庵,始建于元代,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米芾纪念建筑。这座占地16000平方米的院落,不仅是祭祀米芾的场所,更是其艺术精神的物质载体。祠内宝晋斋、仰高堂等建筑错落有致,收藏陈列着大量米芾的书画碑刻,其中《研山铭》拓片尤为珍贵——这幅因灵璧石“研山”而作的传世珍品,虽真迹藏于故宫,但其碑刻仍可见米芾“风樯阵马,沉着痛快”的书风,与“米氏云山”的笔墨意趣相互呼应。

拜殿内“颠不可及”“妙不得笔”的匾额,既是对米芾艺术成就的高度概括,也暗合襄阳文化中对个性解放的推崇。祠内明代银杏参天,碑廊石刻林立,45块康熙年间的碑刻与新建的东、西两苑交相辉映,仿佛在诉说米芾艺术从历史到当下的传承脉络。正如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单懋谦所题“米公祠”门额,这座建筑本身已成为连接历史与艺术的精神符号。

四、从地域特色到艺术经典:“米氏云山”的文化超越

米芾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于技法的创新,更在于其将襄阳的地域特色升华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学范式。他的“米氏云山”打破了传统山水画“工致细腻”的桎梏,以“写意”“尚意”的精神,开启了文人画的先河。这种艺术理念,与襄阳文化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创新精神一脉相承,成为中国艺术史上“师法自然而不拘泥于形”的典范。

如今,米公祠不仅是襄阳的文化地标,更成为研究中国书法绘画艺术的重要宝库。其收藏的米芾论著《书史》《画史》,系统阐述了他“重神轻形”“师古出新”的艺术思想,这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米氏云山”超越了地域限制,成为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艺道相通”的永恒注脚。

结语

襄阳的山水云雾,滋养了米芾的艺术心灵;米芾的“云山墨戏”,则赋予襄阳文化以永恒的艺术魅力。从自然景观到艺术创造,从地域特色到文化经典,“米氏云山”不仅是米芾个人艺术生涯的巅峰,更是襄阳文化与中国传统艺术相互成就的典范。当我们在米公祠的碑刻前驻足,看到的不仅是水墨点染的山水意象,更是一座城市与一位艺术家跨越千年的精神对话——这种对话,让襄阳的文化基因在艺术的长河中永远鲜活,生生不息。

作者阮宾简介  

阮宾,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教授、米芾书画艺术研究所所长、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中央美院高级访问学者;襄阳市美协副主席。曾任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高研班、研究生班两班班主任;清华大学清美艺术创研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2015年入选首届湖北省人民政府之“百人美术人才”名家工程计划。2019年获得湖北省文化旅游厅“湖北省重点美术创作项目资助计划”。襄阳明星网书画专业管理主任。

作品6次参加中美协举办的全国中国画大展、及湖北省第七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湖北省优秀作品进京展等展事,多幅作品获奖。有三部作品集、及一部中国画理论专著出版发行。近百幅作品及十余篇文章,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美术研究》、《艺术百家》、《中国书画》等国家级核心专业报刊发表或有专文介绍。多幅作品被国家公立艺术馆、及海内外政府、美术机构和世界各地友人收藏。

 

 

襄阳明星网

顾问团队:林发明  姜桥  文爱艺  冒新华  邓晓波、    陈德香   刘智勇。

管理员 马晓咬

总编 龚晓飞

站长 李慧

• 异业明星联盟主任兼招商主任:姜桥

副主任 马天明

• 文学主任:雪潮

• 美术兼书法主任:阮宾(助手:罗银兰)

• 摄影主任:李继光

• 音乐主任:何林慧(助手:王晓晓)

• 戏曲主任兼舞蹈主任:张杰萍

• 体育主任:马天明

• 教育主任:待定

• 社科主任:张琳

• 军事主任:待定

• 企业主任:刘嘉诚(助手:张保安)

• 好风物主任兼 宣传主管:郝建桥(助手:胡克丽)

• 艺术团团长:齐眉 副团长:邬瑞军

特色项目:姚改焕负责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书画襄阳地区考级联络工作。

 

作者: 襄韵

为您推荐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