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襄阳 · 2025航空产业海智交流会燃动智慧之城 院士领航擘画产业新篇

广告位

 

 

2025年8月13日下午,“智汇航空·设计未来”2025襄阳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海智交流会在襄阳科技城二期湖北工业大学产业研究院五楼会议室圆满举行。这座自古孕育圣贤、享誉中外的“智慧之城”,因这场汇聚全球创新力量的盛会再添热度,成为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焦点。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协科技成果转化襄阳分中心、中国科协海智工作基地(襄阳高新区)主办,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服务中心承办,襄阳市科学技术协会、襄阳高新区科技局指导,湖北麦德利航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襄阳湖北工业大学产业研究院协办,为政、产、学、研多方搭建起深度对话平台,共探襄阳航空产业腾飞新路径。

副主任欧阳旭东致辞,强调航空产业是襄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关乎城市产业升级全局,期待活动为产业注入新动能;襄阳市科协领导徐莉表示,科协将发挥资源链接作用,推动产学研融合,鼓励各方以海智平台深化合作;湖北麦德利航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伟作为企业代表分享经验,重点介绍企业在航空材料领域的技术突破,其研发生产的航空“泡沫垫”及“救生衣”达国际领先水平,展现本土企业担当。

现场举行的海智项目签约环节成为一大亮点,一批聚焦航空材料研发、技术成果转化、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合作项目成功签约,涵盖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多个关键环节,标志着襄阳航空产业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上迈出实质性步伐,为技术落地与成果转化筑牢合作根基。

作为活动核心环节,土生土长的襄阳籍海智专家、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郑刚强,带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怀与文化复兴担当,带来《战略科学设计赋能航空企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这位从襄阳走出的院士,始终以反哺家乡为己任,不仅致力于推动产业升级,更肩负着传承襄阳智慧文化、助力家乡文化复兴的使命。报告中,郑院士作为战略科学设计产业化理论体系奠基人,凭借国内艺术设计与金融科技交叉领域唯一院士的深厚积淀,以【设计产业化 – 上市产业链 – 院士创新链】三体“芯片”理论为核心框架,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前沿理论研究,系统阐述如何通过顶层设计破解航空产业发展瓶颈。从创建院士智库汇聚100多位院士资源,到推动“设计市场学·设计产业化·上市产业链”等星云战略设计体系落地,报告既展现宏观层面的产业规划逻辑,又分享在人工智能、新能源、船舶海工等领域的跨产业成果转化案例,为襄阳航空产业精准“画像”并指明升级路径,务实且前瞻的内容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在专家与企业交流座谈环节,气氛尤为热烈。本地航空企业代表围绕材料性能优化、核心技术攻关、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等实际痛点踊跃提问,郑刚强院士及专家团结合“战略科学设计+精准资源配置”模式逐一答疑,从技术路线选择到产业生态构建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现场思想碰撞不断,为企业发展精准支招。

活动尾声,市科技局领导汤凯作总结,肯定活动成效,表态科技部门将持续支持航空产业及“院士创新中心”建设,推动资源倾斜,助力产业升级与技术民用转化。最后,主持人刘恋作结束语,回顾活动亮点,感谢各方参与,呼吁以此次交流为起点,持续深耕航空产业,携手打造协同共赢的襄阳航空产业发展新生态。

此次海智交流会是襄阳借“外脑”强“内核”的生动实践。依托中国科协海智基地平台,活动不仅汇聚海外高端人才与前沿技术,为本土航空企业解决一批实际问题,更着眼产业长远发展,为构建“政产学研科教文”融创生态奠定基础。从郑刚强院士的家乡情怀到“智慧之城”的创新基因,从项目签约落地到产业生态蓝图绘就,这场交流会为襄阳航空产业注入“设计创新+资源协同”的双引擎。未来,随着“院士创新中心”“产业战略科学院”等平台的深化运营,襄阳航空产业有望加速突破发展瓶颈,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实现弯道超车,为“科创中国”建设增添硬核力量。

襄阳明星网 李慧   马小咬报道

 

作者: 襄韵

为您推荐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